“从技术参数上看,七家供应商产品的主要性能都符合1、2两个型号的动力需求,但是,考虑到未来b宇航必定会推出载客数量更多的3甚至4系列,那么技术研实力比较薄弱的a-v3和艾利逊a37将是我们最后的装机选择目标。”
“这点大家有没有异议?”
周远航用水性笔在国际航空动机公司和艾利逊公司两者的名头后边画了两个叉叉。
二十秒的沉默过后,周远航见无人言,用水笔在斯奈克玛和通用合资生产的f56-7的名头上点了点,继续说道:“在剩余的五个动力选项中,f56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大家都知道,4这个编号绝对不是商飞对未来规划的尽头。”
“如果从未来的角度考虑,已经在波音737系列上大规模应用了多年的f56系列将是b宇航动力合作伙伴的最佳选择,但是,对于集团目前主打的1、2系列产品来说,f系列动机的性能过剩过于明显。”
“就算f合资公司承诺,f最新的7系列产品中,推力起步型号将下调至67千牛左右,完全符合1客机的动力需求,但是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f产品的报价还是过高了。”
周远航在f的名头后边也画上了一个叉叉。
“两分钟自由讨论,有其他看法及时提出来。”
“小远,f公司这就被淘汰了?”
看会议室里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的交流,宁婉嘉捅了捅梁远,有些惊讶的问道。
随着波音737系列客机在全球中短程民航市场上成功的奠定了霸主地位,和737客机捆绑销售f56系列动机也随之成了窄体干线客机动力领域的王者。
宁婉嘉这几年跟在梁远身边学了不少远嘉在相关领域营运时的商业知识,自然知道在航空领域选择已经证明过自身,成熟可靠的系统子供应商的好处。
考虑到梁远对干线客机市场的野心和不差钱的性子,宁婉嘉一直以为f系列动机会是这次动力选型的有力竞争者,哪成想f几乎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f的价格太贵了,和其他品牌相比每架客机的采购成本至少要增加百万美元,付出的代价已经过从后勤、安全方面所能带来的收益。”梁远小声说道。
f系列动机无论怎么在设计上屈就支线客机项目,但改变不了其基本结构是干线动力的事实,因此有些成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节省下来的,否则f动机就不会成为优秀的干线客机动力。
听梁远如此说,宁婉嘉是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