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敏很讲诚信,掌握了大权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和孔县建交。</p>
一封书信写的十分诚恳,自称为侄,居于下位。</p>
还说自己刚刚掌握吴广,力不从心,请求汝南王派遣能人义士帮助一二。</p>
允许汝南王往吴广安插人手,是真真切切的将主动权完全的交到了汝南王的手上。</p>
顾如晦接到消息,不由大声叫好。</p>
“哈哈哈不愧是本王的女儿,干得漂亮,这一手不战而屈人之兵,至少替我们省下了数10万两银子的粮草,拯救了多少将士的性命,好呀,好!”</p>
“看来公主这次做的不错。”</p>
王位之下,是一个长袍儒生。</p>
若顾知意在此便能轻易看出,这就是于林亦白有恩的义父,那位闻名天下的宋先生。</p>
汝南王势大,这些日子引来了不少儒生的投靠。</p>
而这位宋先生便是其中名声最大的一位。</p>
所以也有资格跟随在汝南王的左右,听政参</p>
政。</p>
顾如晦颇为尊敬他:“是,本王这位女儿呀,可是难得的巾帼英雄,便是那些男儿们也比不上,本王的这么多儿女,唯有知知,最得我心。”</p>
在场众人面色一变,显然没想到汝南王会说出这样的话。</p>
每个父亲都会有自己最宠爱的儿女。</p>
但像汝南王这样宠爱女儿,以至于把其他的所有儿子风光都盖下去的,他们还是头一次见。</p>
看着顾如晦脸上毫不掩饰的得意,甚至还有点小炫耀,宋先生的眼睛闪了闪,只笑道。</p>
“老夫和公主有过几面之缘,印象中,公主的确是位钟灵毓秀的女子,王爷实在好福气。”</p>
“老夫说的那件事,王爷可有主意?”</p>
顾如晦顿了顿:“本王须得问问知知。”</p>
和宋先生一同前来的,还有许多出自世家大族的优秀门生。</p>
他见过两回,确实个个都长得俊俏出色,还能写得一手锦绣文章。</p>
顾如晦是个武夫,却一向尊敬有文化的人。</p>
不过那些人再好,也得让女儿亲眼瞧瞧才行。</p>
可说到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他要自己定下来,公主也没什么话可说。</p>
明白这是王爷对公主的看重,众人的眼睛闪了闪,随意找了个理</p>
由便告退了。</p>
出了帐篷,宋先生叹了口气。</p>
“王爷对公主的看重,实在是出乎于我们的意料了。”</p>
这次来投靠汝南王,宋先生也是带着自己的目的的。</p>
平乐帝荒淫无道,并非良主。</p>
汝南王倒是个能打胜仗的君主,可惜正当壮年,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寻常人等左右不得。</p>
他的目标,是小公子。</p>
小公子如今也才不到10岁,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要有一个人能在他的身边耳提面命,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他,小公子便能成为他们的门生。</p>
亲手教导一位未来的君主,让自己的思想治理这个国度。</p>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动的事情?</p>
自以为时机已到,宋先生和一众友人商量了一圈,决定重新出山。</p>
投靠汝南王。教导小公子!</p>
但来了之后,宋先生才发现,现实比想象的更加骨感。</p>
汝南王的确有位小公子,而那位小公子的确也聪慧非常。</p>
但汝南王,却更加宠爱永安公主。</p>
公主的一应用度,堪比太子。</p>
全然将小公子的风头压了下去。</p>
这让自以为是帝师的宋先生们有了危机感。</p>
他们出了个馊主意。</p>
“把公主嫁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