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好几万人啊!</p>
好几万青壮!背后就是几万个家庭!</p>
但是匡章的理由又是那么的无懈可击——</p>
“戍卒没有新军那样的组织能力,人数又多……带上他们,会大大影响新军北撤的速度。”</p>
有将军忍不住问:“不如带着他们先走,如果中途来不及,再抛弃彼等不迟……”</p>
匡章冷冷道:“如果楚军突然出现,我们当即抛弃戍卒……如果你是戍卒,你能坦然接受?”</p>
“与楚人抢时间撤退,本就不易,若是中途生乱……哼!”</p>
那个齐国将军脸色铁青,但仍然顺服地闭上了嘴。</p>
除了害怕那些戍卒会拖延齐国新军撤退的速度之外,将那几万戍卒留在【莒阳】,无疑还有更多好处——</p>
譬如,这些可怜的戍卒们还可以吸引楚军的注意力。</p>
虽然希望不大……但如果楚军选择优先歼灭【莒阳】留守的齐军,那么逃走的两万齐国新军无疑能获得更多的时间。</p>
而且,【莒阳】防线毕竟十分坚固。</p>
如果这些留下来的戍卒们能够坚定防守,说不定还能给那些楚军造成不小的伤亡。</p>
不管怎么讲,时间实在是太宝贵了,匡章当即下令:“事不宜迟!走!”</p>
校场上,所有齐军被集合在一起。</p>
匡章当众道:“我军击退楚军,大王大悦——如今,本将军要亲率新军回临淄领赏。”</p>
“汝等戍卒,要尽心守好莒阳。”</p>
“切不可马虎大意!”</p>
底下的齐军戍卒们发出一片不满的声音。</p>
对于大多数戍卒来说,他们还从未去过王都【临淄】呢。</p>
去王都领赏……这种大好的差事,又让那些可恶的新军占去了……不过就算他们不满,也无计可施,只能低声埋怨几句,然后眼睁睁看着匡章和一众齐将领着一万七八千新军扬长北上……</p>
匡章率领余下的一万七千多新军离开【莒阳】,刚刚走了十里路,约莫离开了【莒阳】的视线之后,便立刻下令:“轻装疾行!”</p>
“要以最快速度,撤到穆陵关!”</p>
“速度稍慢,便是全军尽墨!”</p>
在匡章的命令下,齐国新军迅速抛弃了所有能抛弃的东西——包括大型盾牌、长戈和部分甲胄,还有许多诸如帐篷、粮草之类的辎重。</p>
齐军仅携带半身甲胄、短剑和少量干粮,在骡马的协助下,奔着北边的【穆陵关】方向撒丫子狂奔……</p>
……</p>
遭遇战来得相当突然。</p>
此刻,芍虎、格速宜二将率领的五千精锐楚军骑兵先锋,在【汶水】河道策马狂奔,试图以最快速度截断【莒阳】齐军的后路。</p>
夺下【阿】和【平陆】的任务——这两位虎将已经完成了。</p>
而且完成得很出色!</p>
楚军推进的速度,就连熊午良本人都始料未及——仅仅几天的时间,先锋五千骑兵几乎席卷了几百里的地域!</p>
楚军重装骑兵闪电一般的攻势,完全打蒙了齐国腹地这些本就不多的戍卒、郡兵。</p>
在芍虎、格速宜二将狂飙疾进的过程中,几乎少有交战——少量的齐军守备部队完全无力抵抗,基本都是成建制地投降。</p>
五千先锋精骑,畅通无阻!席卷齐国中南部!</p>
根据不完全统计——楚军一路上收获的俘虏,已经超过几千人了……这还是因为五千先锋骑兵推进得太快、懒得收容俘虏,以至于有不少俘虏跑掉……</p>
势如破竹!摧枯拉朽!</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