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不足半里,左边有条小路,可到江边。</p>
那是原先的凌波渡口。</p>
渡口不大,也就是一个可以上下人的台阶,路也很窄,荒废许久,更是杂草丛生,树枝拦路,从中穿行,得挡住自己的脸。</p>
牧童骑着牛,一路往下。</p>
中途没有遇到那位先生回来。</p>
牧童内心希望是自己刚才走了太远才折返,那先生早已经洗完了手,在自己进小路前就回了大路,此时已往安清县去了。可千万不要是在江边逗留或出了什么意外啊,虽然短短片刻交谈,可那先生的温柔与赞赏仍让他有所感触。</p>
渐渐到了江边,只听水花阵阵。</p>
牧童拨开最后一层树枝与杂草,定睛看向江面时,不由一惊——</p>
只见一人穿着道袍,在江中扑腾,似是不慎落了水,又不会游泳,已经呛水喊不出声来了。</p>
远远看不清楚,可不是那位先生还能有谁?</p>
牧童心中焦急,又不敢下水。</p>
想大声呼救,可此处离大路甚远,又久无人至,哪里有人能听得见?</p>
就在这时,水下有黑影显现。</p>
“!”</p>
牧童陡然瞪大了双眼。</p>
那黑影长长一条,像是鱼的样子,又巨大无比,比船还大,在水中隐隐约约,看得见又看不清,如此最是恐惧。</p>
而且它速度还非常快。</p>
“先生!水下!”</p>
牧童慌张之下,不由大喊。</p>
似乎喊来也无用……</p>
可不喊又能做什么呢?</p>
没等牧童反应过来,那巨大的黑影便到了扑腾的人影身下,黑影一下缩小了些,下一秒又陡然变大。</p>
“噗!!”</p>
率先跃出水面的是一张巨口,张得和身子差不多大,怕是能一口将一艘舟船吞进去。随即出水的是半个身子,真当大得难以想象,下一秒这鱼便又重新落回了水中,激起水花数丈。</p>
牧童屏住了呼吸,不敢吱声。</p>
他听说过水妖化人上岸的故事,害怕这妖怪也能上岸,怕被它发现,只得躲在林中,看水面逐渐恢复平静,一如先前。</p>
这时江上已什么都没有了。</p>
牧童仍然睁大眼睛,呆立原地。</p>
手上牧笛掉在地上都没发现。</p>
往常听大人说过这水中有吃人的妖怪,却没想到这妖怪如此之大,如此可怕。更可怕的是,他刚刚就亲眼目睹了这妖怪吃人的画面,而就在先前还与他说话的那位温柔先生,已被这妖怪一口吞掉。</p>
“……”</p>
牧童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p>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p>
“足下怎么来这里了?”</p>
“啊!”</p>
牧童一惊,陡然回身,一下没坐稳,差一点就从牛背上掉下来了。</p>
只见身后站着一人,面容清秀,表情温和,一身干净旧道袍。身后跟着一匹枣红马,低头安静吃草,脚边一只三花猫,端端正正坐着,歪着头盯着自己看,似乎也在发问。</p>
“你不是刚刚……”</p>
牧童盯着他,又指了指江心。</p>
但见这位先生依旧是那副温柔从容的样子,哪里像是落了水?</p>
如他这般,又怎会在水中扑腾?</p>
“假的,草木做的。”</p>
宋游几步走过来,停在水牛边,弯腰在草中捡起他的牧笛,直起腰来笑着递给他。</p>
“你的竹笛掉了。”</p>
牧童脑子转不过来,只呆呆接过。</p>
宋游又从怀里抽出一张符纸。</p>
“等那水妖浮出,被人发现,要么有人壮着胆子将之捞起,要么在下游搁浅。你找个没人的时候,把符纸贴在它身上,符纸亮起来,等它不再亮的时候你就揭下来,回去烧了煎水喝,虽不能延年益寿,也不能开聪启智,但能保你一生健康,无病无灾。”</p>
牧童仍旧是呆呆接过。</p>
那道人便转身走了,马儿自觉跟上。</p>
牧童终于忍不住,问出一句:</p>
“你是神仙吗?”</p>
“我看伱比我更像神仙……”</p>
那一人一马逐渐消失在草木深处。</p>
牧童怔怔出神,心中震撼不已。</p>
这时江上忽然传来一阵动静。</p>
“咕噜咕噜……”</p>
远处的江面不知因何,底下透出了火烧一样的红光,接着水面如同被烧开了一般,咕咚咕咚冒泡,然后是一阵阵巨大的水花,水花中有巨大的身影在挣扎翻滚,形成波涛,涌上江岸,拍打草木。</p>
这动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才停歇。</p>
随即江上浮出一条庞然大物。</p>
与先前不同,这时的它一动不动。</p>
……</p>
阳光渐渐驱散了早晨的露水。</p>
太阳也有些晃眼睛了。</p>
宋游抬头一看,已是正午时分,于是找了一合适的地方停下,卸下被袋,放马儿去休息吃草,自己则去找了干柴来,搭了灶,取出锅,又取出一個芭蕉叶层层包裹的物件来。</p>
一层层拆开芭蕉叶,里边是今早出门时割的两斤牛肉,已请屠户帮忙切好了。</p>
牛肉色红有光泽,看起来肉质极好。</p>
这年头别的地方也不是吃不着牛肉。</p>
大晏有一道“禁止私自宰杀耕牛”的规定不假,现在也在施行中,但一来政令的实施不见得到位,根据当地情况,各有不同,还有些地方不让人家吃牛肉等于不让人家活,天子也不能干这样的事。二来这条政令本身其实约束范围也有限,“私自”、“宰杀”和“耕牛”已经是三个并行的条件了,没有那么容易触犯,用有“禁止私自宰杀耕牛”的法令来说明吃牛肉犯法、吃不到牛肉并不成立。</p>
事实上前世也是如此。</p>
纵观诗词文献,都有相当多的吃牛肉的描写,许多诗人文人,或是得意或是落魄,或是打仗或是被贬,都在吃牛肉,一边吃还一边写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