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能牵着敌人走,那当然好啦!</p>
“说说看。”</p>
臧霸平常不怎么爱表现,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p>
但到了关键时刻,实力不允许他低调,也只有站出来,充当了一个临时智囊。</p>
“颜良和袁谭,都是要等着这边传消息过去,才能确认行动的。”</p>
“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这边做点手脚,就可以让他们直接抓瞎。”</p>
典韦一巴掌拍在臧霸肩上。</p>
“到底做啥手脚,你倒是快说啊!”</p>
臧霸憨憨一笑。</p>
“咱们贴一张告示出去,就说提供敌人军情者,必有重赏!而且还能既往不咎!”</p>
几个人好半天,才回过味儿来。</p>
这个办法,确实歹毒。</p>
如果有人被派出传消息,就有可能会对重赏动心。</p>
就算不对重赏动心,也会让敌人担惊受怕,时刻感觉自己会被出卖。</p>
这个办法确实好。</p>
而且根本不用费什么成本,只要写一张告示,加盖渤海太守官印就行。</p>
太史慈乐呵呵地怼了臧霸一拳。</p>
“看不出来,你小子脑瓜子还挺好使的。”</p>
“得到了主公的真传!”</p>
臧霸一高兴,又憋了一条计策出来。</p>
“诸位,我刚说那个,只是一条小计策。”</p>
“我们在这里设伏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多地吞下冀州的兵。还有就是留下颜良那小子。”</p>
“所以我觉得,不如直接放出假消息,说我们要提前在城外交易。”</p>
“这样一来,敌军必定会被我们牵着走!”</p>
此计一出,大家的脑子,仿佛都被打开了。</p>
开始琢磨这个计策,要怎么做才好?</p>
臧霸已经不简单了,至少提供了两条好计策。</p>
典韦听得激动,甚至也开始献策了。</p>
“那俺和太史慈,带人在半路埋伏颜良,趁机要了他的脑袋!”</p>
说是一条计策,却遭到了别人无情的嘲讽。</p>
太史慈好歹也是有些智谋的,一句话就拆穿了典韦这个计策的成色。</p>
“你可拉倒吧!”</p>
“颜良那边有五万大军,你拿什么埋伏?”</p>
“你白虎团那点人,扔进去,就跟个螳螂要刺杀牛似的。随便你怎么刺,连人家皮都扎不破!”</p>
这个比喻,把典韦刺激得恼羞成怒。</p>
他本来就不擅长计谋,说错又咋啦?</p>
“太史慈,我看你是皮痒痒了,出去练练?”</p>
太史慈连忙赔笑。</p>
“大哥,我不敢了!”</p>
开玩笑归开玩笑,太史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p>
“我们可以虚晃一枪,先放出提前交易的消息,然后派五千人赶着牛马离城。”</p>
“那些潜伏的人,就必须紧急集结。”</p>
“这个时候,我们找到他们的集结地点,先干翻这一波再说!”</p>
这个计策就很妙了。</p>
李典心有感慨。</p>
讨论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唯一智囊。</p>
可是没想到,这些看起来不怎么聪明的武将,聚在一起,竟然也能凭集体智慧,想出这么好的办法来。</p>
长见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