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个月魏林夕就收到了安子珝的一封家书,倒是写满了整整一页纸,但却只有这一封。</p>
魏林夕知道这个时候通信不便,更别说安子珝是在战场上,能送回这一封来应该也不容易。</p>
于是她只要是想他了,就会拿出来看看。</p>
其实安家现在也没有安子珝的消息,大林镇的守卫现在是两个百户在负责的,他们只知道安子珝是去支援了,但是具体在哪儿却不知道。</p>
全家就只有魏林夕那里收到过一封家书,要是放在旁人家里肯定要去打听了安子珝的消息了。</p>
但安家到底富贵过,李氏还有二老爷三老爷也不是没见识的,再加上几安子珝临走前交代的那些话,他们反而按兵不动。</p>
现在没消息说不定就是最好的消息。</p>
听听那些传来的消息,不是哪里又战死了多少人,就是哪个村子又被烧,人逃出来多少,房屋烧了多少,多少</p>
人被战火波及逃出来避难······</p>
总之,没有一个好消息。</p>
最近黑水城也来了一些难民,都是拖家带口的,不过看着精神倒还好,还带着行李铺盖,又是怕战火波及先跑出来的。</p>
这段时间已经不知道跑出来多少这种人了,他们最爱往南跑,但有些穷困些的就先往附近跑,毕竟像黑水城虽然也靠北,但暂时还安全。</p>
这就造成有些被鞑靼攻打的城镇,其实城还没破,但里边的人已经跑了好些了。</p>
城楼上还有英勇作战的战士,城墙又厚城门又坚固,鞑靼的军队虽然看着凶悍,但是想要攻破一个县城还是很困难的。</p>
而且他们粮草不足,只要守城的将士们能够坚守,他们早晚是要退兵的。</p>
道理大家都知道,但万一呢,大家怕的就是个万一。</p>
所以有门道的,有家底的,都已经先跑了。</p>
这就给周围的城镇造成了</p>
压力,这些人严格来说其实不算难民,他们也不可能将这些人拒之门外。</p>
但这多人放进来,还可能是居无定所的人,难保会闹出什么事,倒是苦了治理这些县城的县太爷,和负责城内安全的差役们了。</p>
这种时候,就是有那种趁乱生事的人。</p>
不过因为到处戒严,不止城门篓子上有驻守士兵,连城里也有巡逻的士兵,倒是没出什么大事。</p>
倒是抓了几个人,据说是鞑靼的探子。</p>
不过像大林镇虽然也有了城墙,看着坚固,也没受到战火侵扰,却没几个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