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文人书屋网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四十五章金砖入窑(求月票有加更)

第四十五章金砖入窑(求月票有加更)

主要还是他制作的金砖比较少,只有四五吨泥土,这就很好处理了。</p>

他有着大师级的练泥水平,活泥巴自然不在话下。</p>

浸水将粘土泡开,直接上搅拌机,搅拌的差不错了,在上和面机。</p>

这样他也不用让数只牛,反复踩踏练泥,以去除泥团中的气泡,最终炼成稠密的泥团了。</p>

再经过反复摔打后,就到了关键的时刻。</p>

这时,陈文哲就要小心了,他一点一点的把所有炼制出来的泥,在手中全部过一遍。</p>

这样最后烧制成砖的时候,才能避免金砖里面还存着气泡。</p>

最后将泥团装入模具,平板盖面,接着在板上踩,直到踩实为止。</p>

然后阴干砖坯,这个其实和烧瓷的晒胚差不错,但是要求更加严格。</p>

当然,也不用如同古代一样,阴干7个月以上,才能入窑烧制。</p>

这个全凭经验,什么时候阴干,阴干到什么程度,都是有一定标准的。</p>

用上手段,这一过程其实很快,最简单的就是加快通风,这一点,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太简单了。</p>

有经验,就不怕出现问题,所以,这一步陈文哲也不过是比烧制普通砖,多耗费了一倍的时间。</p>

有了合格的砖胚,接下来的烧制就比较麻烦了。</p>

在古代,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p>

接着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才能出窑。</p>

这可得是夸张了,去潮气不要说熏一个月,有经验,用不了一天就可以完成。</p>

至于劈柴烧一个月,也有点夸张了,因为就算是炼铁,也用不着这么长的时间。</p>

主要是古代没法控制窑温,也没法随时观测窑温,反正又烧不坏,就多烧几天好了。</p>

还有最后的松枝烧窑,也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这一步还需要进行碳渗透。</p>

之所以能够烧制出黑砖,一个是没有进行氧化反应,另外一个就是封窑之后,松烟之中的碳灰,会渗透入金砖之中。</p>

只要完成了渗透,也不需要多长时间,但是,一窑的松枝,总得烧光。</p>

烧窑结束,还不算完,金砖出窑后,还要经过严格检查。</p>

如果一批金砖中,有6块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这一批金砖都算废品,要重新烧制。</p>

就这样,在古代,从泥土到金砖,需要要长达两年的时间。</p>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陈文哲在短时间之内,绝对不可能烧制出金砖,自然也就完不成任务。</p>

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可不是没用的,早有研究的陈文哲,自然知道该怎么节省时间。</p>

凭经验、用机器,加上科学的手段,节省一点时间,完全没问题。</p>

当然,用手段可以,但是不能胡来。</p>

其他不说,古代阴干一块砖,之所以用时那么长,完全是因为他们是看天吃饭,天气不好,阴干砖胚用的时间自然就长。</p>

现在可以使用的手段比较多了,只要有经验,烤房、电窑、风扇都可以使用。</p>

接下来的几天,他变得十分忙碌。</p>

等陈青林的砖出窑,他的金砖也能入窑了。</p>

推荐阅读: 反派大佬穿成炮灰(快穿) 解怨司[穿越] 我的手机能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