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试探,确定安家就是如原著书中那般模样,周锦延调查来的也足以证明,就冲安家不与知府同流合污,便能看得出一二了。</p>
简妤已经将眼前的安家,和书中的外祖家画上了等号。</p>
她想改变安家的悲惨结局,借一百万两的话是意气用事的话,她是在为书中安家可惜。</p>
明明只要袖手旁观,以安老爷子的谨慎和精明程度,根本不会落得那般下场。</p>
又气又想哭,心情起伏的莫名,说不上来的空落压抑。</p>
本该由简妤讲金奴的问题,可她不想说话,看向周锦延后,对方迅速接收到了她的意思。</p>
周锦延做事,简妤很放心,她垂着眼眸,心里飞走,想着安家的情况。</p>
现在一切还没有发生,就有转换的余地……</p>
安家父子三人耳朵听着周锦延说青州城知府所犯之事,这他们都知道,所以听得并不很认真。</p>
在景王爷跟前敢走神,倒不是他们胆子大,而是太过震惊了。</p>
刚刚他们没看错的话,外孙女/外甥女是在支使景王爷吧?!</p>
原本要讲话,突然不言语然后看向景王爷,景王爷立刻会意开口讲起来。</p>
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得看放在谁身上,即便他们远在青州,也知道景王爷不是好性儿的人!</p>
准确点说,是不这么听话的人!</p>
对方在外孙女/外甥女面前,是不是太过于乖顺了?</p>
说收网他就去放信号,一个眼神就知道自己来讲话……这种看妻子眼色行事的男人,放在青州城的话来讲——是个惧内的!</p>
惧内这事不稀奇,安喆对妻子就怕得很,有时候父亲和哥哥管不听仍一意孤行,他的妻子一发火准保溜溜听话。</p>
然而这个词放在景王爷身上,那就太让人惊掉下巴了。</p>
青州这边也有传言,说景王妃对景王爷痴迷,愿意为爱守寡,景王爷安然回来后,对景王妃更多是责任,景王妃随时可能下堂……</p>
这类的传言以前很多,近来又有说景王爷夫妇感情甚笃,当然,后者大多数人都不信。</p>
安老爷子看似什么都没听说,其实心里操心着呢!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攒些银子,日后有机会给女儿和外孙女傍身。</p>
脑袋里想完这些,周锦延正好提到了金奴,他把青州问题列出来,最后说这都是金奴所为,局势更直观。</p>
也对听讲述的人冲击很大,什么?青州城的事情都是金奴细作在搞鬼?!</p>
安家父子三人完全没想到这方面。</p>
经商者理应是敏觉的人,商贾们常年五湖四海行走,许多官员没发现的事情,大多商贾是第一时间察觉的。</p>
安家人的反应证明他们压根没往金奴细作上想!也说明金奴人行事相当隐蔽!</p>
若非这次自己有所察觉,并且回到盛京调查,没准金奴所为还会隐瞒多久,等到发现问题,那时候金奴在大周的势力绝对不可估量!</p>
“我们能做些什么?”</p>
安老爷子缓缓开口,景王爷同他们说这些,必然是有用得到的地方。</p>
只见周锦延眼底划过暗芒,语气幽幽带有一次不确定道:“借给我夫人一百万两…?”</p>
简妤:?!!</p>
抽什么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