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些时日,陈锦意产下了一女婴,她在娘家时,父亲对她算不错,但心中也知道,那种不错,仅仅限于把母亲留下的嫁妆原封不动地留给她,再添置一点点罢了,继承家产什么的,那都是继弟的事情。</p>
第一眼看到怀中的女儿时,她一时间有些害怕,但二狗和苏青婉她们都爱极了这个孩子。</p>
给孩子办的百日宴虽然不是特别豪华,但是足够用心,抓周用的物件,都是二狗自己挑了又挑的,生怕有些东西尖锐不干净,伤着了孩儿,宴会的菜单也是一家人一起敲定的。坐月子期间,小姑子还每日下厨,给她做了些清爽可口的吃食,慢慢地,也就卸下了防御。</p>
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让他们犯了难,三狗和苏青婉各起了好几个名字,最终决定叫小丫头苏玉笙,小名便唤做笙儿了。</p>
小丫头似乎很满意这个名字,吭哧吭哧在嘴角制造着泡泡,把大家都逗笑了。</p>
这时,苏青婉才反应过来,老家的乐乐,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呢,又和三狗一起想了会儿,拟定了“苏玉珩”这个名字。</p>
讲究点儿的人家,起名字时会按字排辈,比如某一辈分的人名字中必须要带有安字,下一辈的人,必须带有明字等。</p>
苏家以前没有这些讲究,苏青婉他们父辈的名字,是按照一二三来排号的,大福、二壮、三钱,还有大虎、二虎、小虎这样的。</p>
好记是好记,但若日后要读书的话,总会有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感觉。</p>
人说君子如玉,温润不争,苏青婉觉得玉是个极好的象征,决定了下一辈的人,名字中都得有这个字。</p>
家中有两个不到周岁的孩儿,回老家过年,显然是有种种不方便,二蛋便把大牛和慧心和乐乐接到了城里边,给他们说了这两个名字后,他们直呼好,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了。</p>
随便一听,不都比老家的猫猫狗狗好多了?</p>
放在现代,乐乐差不多已经可以上幼儿园中班了,但是城中的学堂暂且不收这么小的孩子,三狗想让他先跟着自己读书,背几句三字经,学着写一下自己的名字什么的。</p>
但他好像对这些事情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倒是对院子里的滚滚棒棒更加感兴趣,每日跟着秦瑶舞刀弄枪。</p>
苏青婉都怀疑,当初他抓周的时候,肯定抓错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