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收到信件已经是元宵节后了。</p>
他瞧那字眼看着眼熟又不太熟悉,看到信的尾后。</p>
题了字,照老夫人所说而写,问侯爷安。</p>
这定然又是秋锦写的了。</p>
这字里行间的意思是让他抽时间快些回来,有人要为他说亲,貌似那门亲事,好像老夫人是不太愿意。</p>
那他可就太奇怪了。</p>
老夫人恨不得他当场就娶个新妇,对门户并没多高的要求,怎么现在有人上门为他议亲,她倒是想让他回去拒绝了。</p>
更有意思的是,他觉着秋锦对他有意思。</p>
有着大大的意思。</p>
瞧瞧她这话说的,老夫人说,侯爷今后娶的新妇当是个持家温良好女子,不必身份尊贵……</p>
这说的不就是她自己吗?</p>
不过,他还是不太喜欢她能太安分守己,他想知道,秋锦的极限在哪里,她不是那种空有美貌的女子,她有主见,有想法。</p>
***</p>
侯爷收了信,没作回信,也没说几时回去。</p>
可怜老夫人整日盼着侯爷回来,恨不得自己赶去军营,将侯爷给拽了回来。</p>
秋锦也是纳闷,按说侯爷的性子只要老夫人有令他不可能不回来,侯爷素来是个孝顺的,最是听老夫人的话。</p>
没想到,他在自己的婚事上有着独特的理解。</p>
不管侯爷是否议亲,这跟她这个小小的打工仔好像没多大关系。</p>
她每日要做的便是给老夫人煮饭,绣帕子或者做点其他的绣品拿到绣坊去卖。</p>
积少成多真的是个好习惯。</p>
她竟然一点点的存钱存了有百十两了,秋锦寻思明年怎么都要写信回家。</p>
她是不能回老家看阿父和阿兄,但他们可以来这里看她。</p>
作为穿越者的秋锦自然是担心原主的父兄是个好赖不分不人。</p>
还是亲眼瞧瞧,才能做接下来的判断。</p>
给侯爷写信是在元宵节前,等到三月中旬也不见侯爷回来,对于侯爷要议亲的事情,老夫人似乎是没那么担心了。</p>
若不是老夫人偶尔提起一次,秋锦也会随意敷衍哄了老夫人两句让她不必太担心。</p>
侯爷都那么大的人了,在自己的婚事上肯定是有想法的。</p>
老夫人最近是越发喜欢秋锦了,甚至想着,不如就将秋锦塞到侯爷那院去好了。..</p>
这侯爷没回来,倒是原本与小郎君定下婚事的蔡家姑娘,与小郎君已经合好了生辰八字,婚期已定。</p>
蔡大人已经携妻入京都城,婚期定下与之商议的自然是大房太太以及老夫人。</p>
当然此事也通知了侯爷,可侯爷那边没得时间,再说了,让一个未婚的叔叔去给侄子操持婚事,这是否显得太残忍了点。</p>
蔡家姑娘倒是随着母亲来过侯府两趟不过都是见老夫人和大太太吴氏,对于未婚夫陆明朗,蔡家姑娘瞧着是挺喜欢的。</p>
婚期定下之后,蔡家姑娘便没怎么来了。</p>
倒是将秋锦借去蔡家过两次,一次是蔡家姑娘过生日,想吃秋锦做的水煮牛肉,另外一次是蔡大人宴请同僚,听得女儿强推荐才不得不让妻子亲自去侯府请了秋锦姑娘……</p>
对于自己的贴身侍女,老夫人那也是疼爱有加,虽说秋锦厨艺出众,可她也是不喜外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