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p>
所有人都在说,是李长风改变了大乾国运,李长风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就是乾武帝也难以望其项背。</p>
如此言论多少有些大逆不道,但乾武帝一点都不在意,反而感到非常自豪。</p>
有子如此,此生足矣!</p>
随银子而来的,还有李长风的亲笔书信,乾武帝看后召开了大朝会。</p>
当他来到宣政殿时,任谁都能看到他脸上难掩的喜色,群臣也都非常开心。</p>
李长风开疆扩土,又给他们族内子弟从政的机会,毕竟李长风虽然改革了科举制度和教育体系,但时间很短还未显现效果。</p>
地方官员,大部分还是他们这些家族的子弟。</p>
众臣参拜完毕,乾武帝笑道:“倭寇已经被我大乾军队扫平,倭寇大军或死或降,倭寇国已经在我大乾控制之下,长风建议设立一州,推荐赵勇驻守,诸位爱卿以为如何?”</p>
如此情形,和当初李长风占了蛮族土地时的情景如出一辙。</p>
虽然赵勇不如张海辉那般出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李长风的人,看乾武帝的神色并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加上赵勇也确实立了不少大功,群臣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p>
冯去疾第一个站出来表态。</p>
“老臣以为可以!”</p>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p>
“臣附议!”</p>
“臣也附议!”</p>
“……”</p>
没有任何阻碍,赵勇顺利担任此职。</p>
至此,李长风的两个心腹已经成了封疆大吏,加上其在火炮营和火枪营的影响力,放眼大乾其地位无人可以撼动。</p>
定下此事,乾武帝又提及另一件事情。</p>
“当初长风擒蛮王,拿下蛮族三分之一的土地为我大乾开疆扩土,此乃不世之功,理应出城迎接其凯旋归来,奈何梁大富被掳便作罢了此事,此次李长风灭了倭寇国,凯旋归来之日朕要亲自出城迎接。”</p>
对此,群臣也没有任何异议。</p>
李长风立下的功劳太大了,所有人都心服口服。</p>
接下来,众人便开始讨论凯旋仪式的具体事项,李承业全程保持沉默,低着头眼中有常人难以察觉的担忧。</p>
他不是担忧李长风声势如此之大会对他产生影响,他早就打消了对皇位不切实际的幻想。</p>
他担忧的是,最近发现有很多人在打听他府上消失的死士。</p>
他怀疑有人已经查到了当初他派人烧李长风白石城外天青树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得到确凿的证据。</p>
这个人可能是乾武帝,也可能是李长风。</p>
此事一旦暴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便他是大乾嫡皇子,母后是当今皇后,他怕是也没有什么好下场。</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