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的大军从来都不是统一建制,而是在出征之前,由北元王廷带头,然后多个部落出兵共同组成。</p>
其实这在骑兵出击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大大小小的部落依附在王廷军左右各自形成单独的团体。</p>
北元军溃败的时候,首先就是这些部落兵。</p>
他们效忠的可不是北元,而是效忠自己的部落,如果损失太大的话,对于整个部落在草原的生存会出现很大的影响。</p>
因此当伤亡承受过大的时候,这些部落兵当然就是跑路。</p>
一个部落开始跑,其他部落也跟着跑,兵败如山倒就是这样。</p>
傅友德并没有一味追击。</p>
因为对方的中军大营还没有动。</p>
鏖战近两个时辰,将士们已经非常疲惫,强行去打的话能打下来,但是会造成过大的伤亡。</p>
现在的北元已经是瓮中之鳖,傅友德没必要强攻。</p>
战场被明军控制,大量的战利品和俘虏由明军接收。</p>
所谓的战利品,主要还是在战马上,草原部族的这些武器刀剑,哪怕是重骑兵的盔甲,明军都是看不上的。</p>
收集还是要的,这些都是辅兵做的事情。</p>
在对战的这段时间里,后边的辅兵已经是赶了过来。</p>
现在是酉时初,只不过在这边天还大亮着,还有两三个时辰才会日落。</p>
“回禀大将军,此战大捷,我军伤一千七百二十六人,亡八百三十一人,俘虏一万三千余,杀敌一万两千余。”</p>
“缴获战马万余,各刀剑盔甲不计其数。”</p>
傅友德闻言,畅快大笑。</p>
这是绝对的大捷了,说要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轻骑兵还好,可北元是有重骑兵的。</p>
重骑兵携带的武器,很多都是钝器,比如铁锤,狼牙棒这些。</p>
盔甲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形成太好的保护,钝器就是专门针对盔甲。</p>
也就是说傅友德以一万五千骑兵对七万骑,仅用千人不到的损失,大败北元军,着实是大捷了。</p>
俘虏和杀敌加在一起,对方直接损失近半。</p>
这些伤亡,主要还是北元军崩溃后,追击的过程中造成。</p>
“传令,全军整顿歇息半个时辰后,再度出击。”</p>
天黑还早着呢,当然是要进行第二番作战。</p>
在傅友德看来,这第二番作战要对北元军一举歼灭。</p>
俘虏们交给辅兵看管,同时还有很多随军医师赶来,为受伤的士兵进行治疗。</p>
这些北元俘虏,也可以得到治疗,不过他们哪怕是再重的伤势,也要等到明军全部治疗完后才行。</p>
不仅仅是人,受伤的战马也需要治疗。</p>
没有受伤的战马,则是辅兵进行玉米精饲料的喂食,喂水。</p>
北元俘虏军一片哀嚎之声。</p>
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被火药所伤,这样的伤势最是疼痛难忍,尤其是伤口处,有非常剧烈的灼热感,犹如是在火上炙烤一般。</p>
明军携带了很多治外伤的伤药。</p>
十多个医师在俘虏军中行走,每一个旁边都跟着七八名士兵。</p>
每当医师看着哪个俘虏摇摇头,旁边的士兵就上前一刀将其了结。</p>
将死之人,就没必要浪费伤药跟粮食了。</p>
若是点点头,士兵就会丢下一些伤药,让他们自行涂抹。</p>
俘虏在这个时候是不会被允许吃饭的,防止他们恢复力气叛变。</p>
每个草原骑兵的战马上都有两个袋子,一个装马奶,一个装肉干。</p>
这些会被全部收走。</p>
只有受伤的俘虏,才会被允许得到少量肉干。</p>
不得不说,比起蒙古人的残暴,大明对俘虏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p>
相比明军这边,北元可就要惨淡多了。</p>
北元大营的头上,如同有一片乌云笼罩。</p>
北元大帐里。</p>
统领巴雅尔眉头锁着就没散开后。</p>
下边是一片吵闹的各个万户。</p>
蒙元入主中原后,大多数的部落首领就不是原先的名称,而是称呼为万户,这些万户多数曾经被封赏下来。</p>
说是万户,其实一些小部落可能就几百户人。</p>
此刻大帐里,一片闹哄哄的。</p>
“大将军,退兵吧,明军的火绳枪太强大了,他们的精准度太高,我们的勇士还没有靠近,就已经被打死了大片,这样的战争,我们没有可能取得胜利。”</p>
“或许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和大明作对,王廷决定是错误的,背弃了我们的盟友,现在是长生天给我们降下了惩罚。”</p>
“大明的盔甲太坚硬了,我族幸存的勇士告诉我,他们的刀剑砍在明军盔甲上没有丝毫作用,而明军的刀剑轻松的就能破开他们的盔甲,往往需要七八个勇士,才能降服一个明骑。”</p>
“我族的勇士不能白白的牺牲在这里,他们应该回归草原,乌斯藏不是我们可以占据的地方,大将军,撤兵吧。”</p>
“帖木儿的军队欺骗了我们,他们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回复,等到明军休息好后,肯定会再次进攻,我们应该提前撤离。”</p>
对于这些部落的万户统领来说,族中勇士是他们在草原生存的根本。</p>
北元被灭了没关系,还会有其他的新可汗出现。</p>
如果族中的勇士全部都死光了,那么他们的部族就会被其他部族吞没。</p>
因此这些万户首领完全已经没有了再次战斗的意志,一个个都是想着怎么逃跑。</p>
巴雅尔紧闭嘴唇,一直没有说话。</p>
到了这个时候,他非常的清楚已经是大败了。</p>
连着两次的大败,让王廷的精锐遭到了很大损失,他已经不知道回去怎么跟陛下交代了。</p>
浩浩荡荡十万骑兵过来,现在仅存不到四万余,折损了大半。</p>
回去也是个死字。</p>
其实巴雅尔还想拖着这些部族一起再打一场,或许坚持一下,就能等到帖木儿的援军呢?</p>
可是就目前这个情况,他已经没有办法压制住各个部落的首领。</p>
这些说话的首领还好,那些面色铁青没说话的首领才叫一个惨字。</p>
他们多数是部落的勇士大半折损,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部落延续下去。</p>
回到草原,他们就要面对其他部落的虎视眈眈。</p>
“传令,撤兵。”</p>
巴雅尔憋了半天,最后浑身瘫软无力的说出了这句话。</p>
其实早在大帐会议开始的时候,很多部落的士兵都已经在收拾包裹准备跑路了。</p>
哪怕是巴雅尔下达整军的命令,他们也根本不会搭理,自顾自的跑路。</p>
很多首领在来之前,已经吩咐了族人撤退。</p>
巴雅尔的命令下达与否,已经没有了区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