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p>
尹继善直接被气到了:“现在朝廷财政赤字成什么情况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甚至就连京营禁军和京官的军饷俸禄都快发不出了。”</p>
“再不开源节流,那所有人都要喝西北风了!”</p>
“这个是户部的责任,我是礼部尚书,我管不着。”杜广明只是冷笑:“反正这个事情我是绝对不同意,有种你等会和首辅大人说,你看首辅大人同不同意!”</p>
“哼!”</p>
尹继善气的一声冷笑。</p>
“呵呵。”</p>
杜广明则是一脸不屑,毕竟秦会之当了十多年的首辅,在大乾朝堂上向来说一不二。只要他不点头,那尹继善就是再急却也没用!</p>
“咳咳。”</p>
继而过了不一会,只见到一身大红色官服,上锈仙鹤的正一品太师兼保和殿大学士并内阁首辅秦会之,便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傲然的走进了官衙。</p>
“首辅大人。”</p>
杜广明立刻冲到秦会之身旁,把这奏折递向秦会之:“是八府巡按荀恭发来的。”</p>
“荀恭?”</p>
听到这‘荀恭’二字,秦会之顿时眉头一皱,心情十分的不美丽。因为这荀恭此前在都察院任上时,就经常弹劾他,可谓是烦不胜烦。</p>
“呵!”</p>
随即在看过这奏折后,秦会之便冷笑的把这奏折递向一众官员;“你们议一下吧。”</p>
“大逆不道,妄论朝政,破坏祖制,罪该万死!”刑部尚书顾秉谦一声冷笑:“首辅大人,下官请您上奏陛下,把这勾结金夏夷狄,破坏我大乾祖制的荀恭和林成文直接凌迟处死,以儆效尤!”</p>
“没错,他们不死,不足以平民愤!”</p>
工部尚书李三才也是立刻点头:“先不说商税三十税一是祖制,光说林成文此策一旦成功,那各地乡绅地主定然会对朝廷不满,指不定就会被金夏夷狄拉拢。这计策看似不错,实际上却是意图阴谋巅峰我大乾。”</p>
“首辅大人,这绝对是金夏夷狄的阴谋,荀恭和林成文绝对是被金夏夷狄拉拢了。”李三才厉声吼道:“请您下令彻查!”</p>
“荒谬!”</p>
户部尚书钱三观气的一跺脚:“这是可以缓解财政赤字的良策,现在我大乾处处需要钱,再不开源节流,那怎么对抗夷狄?”</p>
“财政的事情我不清楚,但是能够搞到钱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兵部尚书王肃也跟着说道:“否则发不出军饷,军队一旦哗变,谁负这个责任?”</p>
“好了,这个事情没什么好议论的,既然大家争吵不休,那就投票表决吧。”内阁首辅秦会之突然开口:“这个计策,老夫不同意。”</p>
“我也不同意。”</p>
“下官赞同首辅大人。”</p>
“我复议!”</p>
随着李三才和杜广明以及顾秉谦的复议,四比三,尹继善一党直接输了。</p>
“竟然是四比三,那这个计策便到此为止,就这样了,不用给陛下看了。”</p>
“啪!”</p>
说着,秦会之便随手把荀恭的奏折扔进了垃圾桶。</p>
“该死!”</p>
看着一脸不屑的秦会之,尹继善气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作为内阁次辅,他每次提出好的政策,但却又都会在举手表决中被否定的无法实施。</p>
有时候他在愤怒中,都想再次辞官归隐的一走了之算了。</p>
可是面对大乾如此的内外交加的困境,他又不忍心看着大乾颠覆亡国,想要再尽一把力。</p>
“这个奏折,本官看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p>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吏部尚书徐少湖,却是从垃圾桶中捡起了奏折:“朝廷财政赤字是事实,虽然说三十税一的商税是祖制,但是《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