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宝贝赫然正是琉璃茶托和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p>
方大海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文物,满眼小星星!</p>
琉璃茶托他也有所耳闻,好奇地问道:“林兄弟,这东西不是应该还有一个茶盏吗?”</p>
所谓托盏不分家,现在只有杯托,没有杯盏,让方大海心生困惑。</p>
林然也不想瞒他,解释道:“确实,在挖掘的时候,我只挖出了琉璃茶托,如果是琉璃套具,价格恐怕会翻一翻。但即便你只卖配件,肯定也是稳赚的。”</p>
林然笑着说道。</p>
方大海眼珠一转,觉得确实如此。</p>
“这琉璃茶托究竟是什么来历?”方大海看到上面的花纹,有些独特。</p>
“这琉璃茶托是西域国家上交给唐代皇帝的贡品,但具体是哪位皇帝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是初唐时期。”林然解释道。</p>
其实方大海也知道,虽然华夏早已掌握了玻璃制作技术,但一直未进行推广。</p>
大部分的玻璃器具,都是中亚和西亚国家输入的贡品与商品。</p>
眼前的琉璃杯托,正是西亚的产物,造型也是当初流行的款式。</p>
而且为了上供,他们还在琉璃茶托上刻下了象征华夏文化的白鹤,代表和唐代的友情。</p>
基本这件茶具,应该供奉在法门寺</p>
,或者在唐代宫殿遗址里。</p>
但不知出于何原因,滕王拿到了这琉璃杯托,并且带到了葛仙寺当中,机缘巧合之下,被林然挖掘。</p>
“这茶盏茶托明净无杂质,样式简朴大气,即便是和我的茶具混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方大海笑着,将琉璃茶托放在桌上。</p>
另外一件道具则是非常吸引他了。</p>
林然跟他解释道:“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银质鎏金笼,通体模铸成型,纹饰鎏金。”</p>
笼子口径16厘米,高17厘米,重650克。”</p>
由笼盖、笼体、提梁组成。笼体直口,深腹,平底,四足,组成,并且外部有提梁。</p>
盖为穹顶,口沿下折与笼体扣合。</p>
盖面有只飞鸿,内圈飞鸿引颈向内,外圈飞鸿两两相对。</p>
口沿上缘装饰了一圈莲瓣纹。</p>
在下缘处,装饰了一圈破式团花。</p>
底部更有鱼纹,而且还印着“吴管臣李月进”六字錾文!</p>
林然有种回到了国家博物馆,给前来参观的学生讲解文物的感觉。</p>
方大海早已听入神了,等到林然说完,才露出一副意犹未尽的表情:“说完了?”</p>
“方兄,你刚才该不会开小差了吧?”林然笑道。</p>
“哪有哪有。”方大海抱拳说道,“林兄弟的讲</p>
解实在是太细致入微了,以至于我都听呆了,甘拜下风!”</p>
方大海从业多年,自诩鉴宝无数,认为虽然比不上江华等大家,但在民间也算是佼佼者。</p>
在林然面前,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一样。</p>
若是其他人讲这些故事,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还会把他赶出去。</p>
但是林然说的,他却深信不疑!</p>
当场决定买下来。</p>
“林兄弟,既然你带了东西过来,想必就是希望老哥收下,你开个价吧。”方大海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已经失去了讲价的欲望了。</p>
林然评估了一下价钱,按照当前的物价,给方大海算两千五百块,这样大家也都有的赚。</p>
在林然报价后,方大海也算干脆利落,直接打开抽屉,就从里面开始数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