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顿时问倒了在场除李重楼外的所有人。</p>
区区一个笔记本,能有什么好的?</p>
难道还是前朝皇帝亲用的?</p>
基本上,正常人对古玩价值的定义,都来源于使用者的身份跟代表的文化。</p>
纸这东西,太平常了。</p>
就算是皇帝用的纸,又能如何?</p>
不过要是这字是皇帝写的,倒是另当别论,但在场的几位也有熟悉书法的,很明显,这字不是出自哪位皇帝之手。</p>
没有帝皇之气。</p>
李重楼不露痕迹说道:“古玩脱胎于文玩,而文玩最先指的并非如今这些大类,只是特指文人雅士在作息之余的玩物。”</p>
“而这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首当其冲。”</p>
“在古玩行,被称为文房清供。”</p>
“自古以来,这纸就大有讲究,古纸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类,只是一般人接触不到。”</p>
“我这笔记本,外观呈药黄,两米开外便能闻到丝丝气香,手触声响,是硬黄纸无疑。”</p>
“这种纸是初唐至中唐之间,所生产的一种名贵涂装纸,是在晋代药黄纸的基础上进行的两次加工而成。”</p>
“唐代硬黄纸有厚薄两种,厚者用于抄写佛经、文收,薄者用于勾摹古迹。”</p>
“发展到宋代,更加精湛,进而演制成金栗山笺跟金栗山藏经纸。”</p>
“其中金栗山藏经纸,是宋代名纸中首屈一指的佳品,又称黄经笺。”</p>
“以皮料为主,其内外加蜡砑光工艺,黄檗濡染而发黄,兼因纸质厚重,精细莹滑,久存不配而甚为名贵。”</p>
侃侃而谈,有理有据。</p>
“精彩!”刚说完,吕云絮便带头喝彩。</p>
几名秦州的干部,也纷纷点头。</p>
这几位平常都好点书法,知道宣纸,但却没想到,文房四宝也在古玩里有如此讲究。</p>
大开眼界!</p>
就连朱总都暗暗点头。</p>
“哼,还算有点见识。”莫志高脸色不太自然。</p>
这册硬黄纸,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私藏,曾考倒了不下十名号称大师级的人物。</p>
毕竟纸类相比其他古玩,极不易保存,所以玩纸的人在古玩行也是极其稀少。</p>
但却无一不是顶尖。</p>
李重楼能说出这些东西来,确实有两把刷子,这让他有点下不了台。</p>
就在这时,李重楼接着语不惊人死不休:“你手上这个笔记本,看其帘纹、纸色和裂纹应是初唐时所制,其原貌应该是560*26.8的大方纸,价值非凡。”</p>
“我若是没记错,敦煌曾出土一方与之类似,上抄《大般涅磐经卷第二》,在十年前就拍了250多万。”</p>
“而你这张,为了方便携带,竟折成A4大小,简直暴殓天珍!”</p>
“你不配用这方纸,因为你缺乏最基本的敬畏心!”</p>
字字如箭,句句如刀。</p>
李重楼的语气,越说越尖锐,最后更是如利刃般钻透莫志高的心口。</p>
听的他脸色煞白,身体不由自主晃了晃。</p>
这些话,他根本无法反驳。</p>
古玩与现存的奢侈品不同,都是承载着历史的宝贝,并非因为其只值几百万就能随意折损。</p>
虽然他不缺钱,但他却忽略了个重要的问题,那便是敬畏。</p>
对时间、历史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