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姕点头,“我明白了。”</p>
再接着,朱媺姕连续看到好几分某省请求以地方款项成立省立大学的奏章。</p>
每次她读完,朱媺娖都给了一个简单的“准奏”批复。</p>
然后还给她解释了其中内情。</p>
“如今我大明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虽然仍在以文理分科的方式举办,但考试内容却越来越难了,且每次会试开出的贡生名额也在着次减少。</p>
如去年的春闱,便只有98人上榜。蘶</p>
相反,从朝廷中枢到地方官府,对南京大学、成都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录用的倒是不少。</p>
虽然大学生多是从下吏做起,但在吏可升官的制度下,亦不失为一条不错的从政之路。</p>
同时,南京政事学院亦准许大学生通过考试进入,与通过科举的进士们一起学习,这无疑让我大明的大学生仕途更为宽广。</p>
如此情况下,各省希望创办省立大学,为本省读书人增加一条仕途途径,也在情理之中。”</p>
听到这里,朱媺姕还在沉思。</p>
一旁的刘淑英却忍不住道:“陛下,若朝廷准许各省成立大学,那将来大学生岂不是越来越多,甚至超过昔日大明的举人、秀才?</p>
此辈皆想通过大学踏入仕途做官,那将来谁去做工人、谁又去做农民呢?”蘶</p>
听到这里,朱媺娖、朱媺姕都笑了。</p>
“媺姕,你给刘秘书说一说吧。”</p>
“是,皇姐。”朱媺姕笑着应了,然后对刘淑英道:“刘秘书或许不知道,在姐夫,嗯也就是帝君所在世界有一句话,叫做:大学生不如狗,研究生满地走。”</p>
刘淑英听了直瞪眼,不禁道:“帝君的世界竟然如此鄙视大学生的吗?还有,研究生为何物?”</p>
朱媺姕笑着道:“研究生大概就是大学生毕业后,通过考试又跟随有大学问之人学习了两三年后再次毕业了的人吧。”</p>
“那岂不是和我们大明南京政事学院毕业的预备官员差不多?”</p>
“不错。”蘶</p>
“这···”刘淑英更难理解了。</p>
朱媺姕解释道:“在帝君的世界,绝大多数年轻人至少也是初中毕业,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则超过一千万。</p>
刘秘书觉得,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都做官吗?事实上,他们别说做官,很多连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p>
有进工厂当普通工人的,有送外卖的,有卖猪肉的,有种地的,有养鱼的——做什么的都有。</p>
便是研究生乃至跟高级的博士生,也有些在从事普通工作。</p>
所以,刘秘书完全不必担心我大明的大学生会太多——真有那么一天,他们发现无官可做,自然回去做其他工作的。”</p>
“原来如此。”蘶</p>
刘淑英恍然的点了点头,同时心头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滋味。</p>
作为一个大明女子中的高知分子,她一向对自己的学识引以为傲。却没有想到,在帝君的世界中,像她这样的知识分子竟然都成了普通人。</p>
在刘淑英发呆时,郑森从后殿走了过来,并呈上了一份电文。</p>
他面带喜色地道:“陛下,东洋水师提督阎应元传来电报,言移民船队已顺利抵达西雅图。”</p>
朱媺娖这边从刘珠手中接过电文细看。</p>
朱媺姕也凑了过来,高兴地道:“太好了,定王、永王哥哥终于安全抵达美洲了!”</p>
随即又感叹,“唉,可惜他们不能跟我们视频,不然就能看到他们在美洲是怎么开拓藩王领的了。”蘶</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