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幕拉开 ,风波将起(求月票)
此一役,终是彻底落下了帷幕。
李世民从始至终都未曾动用太多的兵马,这更是让整个李唐的声望彻底达到了顶峰。
——天下慑服!
无论是宇文化及的兵马也好,亦或是梁师都的兵马也罢。
对于这个大唐的秦王。
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敬重。
李世民的举动可谓是将他的仁慈展现的淋漓尽致,这让他声望甚至都已经超越了李渊这个所谓的皇帝。
而这个消息,还在不断蔓延!
到了现在,虽然李唐仍是未曾彻底一统整个天下。
但却已经和一统天下没有了什么区别。
长安城。
李渊自是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强烈的兴奋感瞬间便从他的心中升了上来。
——天下共主!
他李渊成为了天下共主!
到了现在,这一切已经再也没有任何悬念了!
整个唐廷瞬间便躁动了起来,群臣们向李渊高呼“万岁”的声音几乎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兴奋,激动等万般心绪在众臣心中回荡。
他们赌对了!
李唐终是走到了最后,再次屹立在了整个九州之上。
但往往表面的热烈之下却也难免隐藏着风波。
“陛下,秦王竟然敢代表我大唐与突厥谈判,此乃悖逆之举!”
当这句话被人提出来了之后,整个大唐的朝廷内部瞬间便刮起了一阵无形的风暴。
随着外在的威胁被消灭殆尽。
内部的矛盾便要抬到明面上来了!
到了如今,又有谁能够看不出来,李世民的声望太高了!
这种声望且不说是李建成这个太子与他相比,甚至就连李渊这个所谓的皇帝,在李世民的映衬之下都有些显得黯淡无光了!
无论是恩赐也好;亦或是威名也罢。
李世民已经彻底走到了九州的顶点,无人可以比肩。
就算李渊再怎么坦荡。
但当他听闻天下万民歌颂李世民之德等种种事情之时,心中仍是难免会生出想法。
这就是人之常情。
随着一切都没有彻底的表明,但整个大唐内部却还是围绕着“十方征渡使”展开了一场无形的交锋。
核心便是:“父为君,子为十方征渡使”会不会影响到皇权。
其实李渊开始的时候还不甚在意这些。
但随着裴寂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一次李渊终是受到了影响。
“以秦王之望,若为十方征渡使,就算不能影响到陛下,倘若陛下他日仙去,后世之君可还会有君权?”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直指问题核心。
李渊倒是可以以父亲的身份,来对李世民做出各种限制。
但后世之君呢?
无论是比声望也好,亦或是比军中得人心也罢,太子李建成如今有哪一点比的过李世民?
李世民的身份太敏感了。
他不是顾氏,同样也是嫡系次子。
这种身份足以给李世民太多太多的可能了,而最关键的是若是李世民他日不效仿顾琛一般废掉十方征渡使,而是选择一脉相传。
届时在无人可以限制他的情况下,大唐的皇帝就注定会成为摆设。
当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
李渊终是受到了影响。
一场无形的危机终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整个唐庭内部渐渐酝酿而出。
李世民并未直接返朝。
他此一战,目的就是要彻底扫平整个天下。
其实对于李世民而言,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甚至都已经无需再动兵了。
四方能稍微与李唐作对的诸侯如今早已湮灭。
至于剩下的那些。
对于当前觉得大唐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威胁了。
但对于李世民而言,他如今还是要扫平一切,他想要快速解决好一切的麻烦,来给天下百姓缘更好的休息时间。
或许是因为他已经真的有了一颗无敌之心。
面对四方还在负隅顽抗的诸侯,他甚至都未曾动兵而去,只是派人去见了四方诸侯。
朋友还是敌人;
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之下,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手中的权利确实很值得留恋,可又怎么比得过自己的性命呢?
——四方诸侯相继投降。
这种场面可谓是极为的惊人。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天下竟然渐渐生出了另一种传闻。
“秦王一使临境,诸侯望风请降,四海尽入版图。”
顾易能够看得出来——
相比于原本的历史,李世民如今更加耀眼了。
虽然在战绩之上李世民似乎并未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李世民原本的战绩就过于惊人了。
就算他再怎么提升又能提升到哪去?
这种变化是来自他不同的声望。
就是因为他几次举动,便让他在不凡的威名之中又增添了太多太多的仁义之名。
九州百姓已经苦了太久了。
李世民这个“仁义”之名就是他扫平天下的主要利器之一。
但顾易也十分明白,随着李世民愈发的耀眼,给予其他人的压迫便会越大。
如今就连李渊都渐渐感觉到了端倪,更别说李建成了。
有些事显然无法避免。
不过如今的顾易对于这一切已经完全坦然,他已经将目光渐渐放在了整个九州之上。
他更想知道的是——
在顾氏已经出现了的情况之下,接下来的盛世到底会变得多么辉煌。
顾煜如今可还在世。
虽然一直都待在巨鹿之中,但他可从未闲着。
顾易亲眼的看到他已经为整个大唐的改革定下了基础,这绝对会对整个大唐造成前所未有的改变!
现在的他只是在等一个时机!
——四方云动。
李世民未曾去在意那些诸侯,随后便将目光放在了岭南之上。
他要讨伐梁帝萧铣。
这就是大唐最后的一道阻拦。
不过就在他即将动兵之前,李渊的圣旨却是突然传了过来,以“想念子嗣之名”令李世民归京,将讨伐岭南之事交到了李靖身上。
虽然一切都是那般的合理,但这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还是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什么。
雕阴城内。
李世民的一众心腹齐聚于此。
“殿下,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长孙无忌很认真的看着李世民,拱手说道。
李世民立刻便看向了他,神色无比坦然的说道:“辅机有话直说便是,又有何不能言的?”
众人目光皆是注意到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不仅仅是长孙王妃的同母兄长,更是自李渊起兵之时,便一直在追随李世民,如今的他可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话也只能他来说。